温馨提示

给对应标签加id="c_alert"调用该弹窗!

确定

       

原材料价格的上涨,是多方面因素“扎堆”出现导致的结果。主要因素包括:


能源价格上涨

2016年以来,煤价走势可以用“步步惊心”来形容。对于煤价上涨,业内人士已经给出了精辟的分析:压缩合规产能对煤价暴涨的作用不大,不合规的“黑煤”产能被压制才是煤价大幅调涨的主要原因。“黑煤”即证件不全或不按规程生产的矿出产的煤。2016年,国家期望通过煤炭企业压缩16%的产能。


但在严查整治的情况下,行业中多年违规生产的“黑煤”直接消失,导致在减产16%的基础上又减产了20%,实际产能减少36%以上。这36%产能的减少,是这次煤炭暴涨最主要的原因。


煤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来源。煤价上涨,必然带动金属冶炼和电力成本的上升,这种成本压力自然传导到钢材、铝材等原材料上。


化工原料供给出现问题

近半年来,上游化工原料开始猛涨。TDI(甲苯二异氰酸酯)从年初的1万/吨狂涨到5万/吨;新戊二醇从6000元/吨左右涨到了13800元/吨。与年初相比,市场售价涨幅超过了50%的品种相当多,很多品种涨幅高达一倍甚至超过一倍,例如顺丁橡胶、丙酮、丙烯、丁二烯、顺丁橡胶等。


TDI主要用于软泡、涂料、弹性体、胶粘剂等领域,其中软泡占比达70%以上,对家具和装修行业影响巨大。由于生产技术壁垒较高,TDI行业生产企业较少,行业长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。


2016年3月以来全球范围TDI供应已经开始出现收缩,三井鹿岛11.7万吨的TDI装置受到日本地震影响意外停车,并且已经于5月份正式宣布按计划永久关闭。


一系列原因使得国外TDI市场供应整体收缩,而国内产能供不应求。新戊二醇等化工原料的涨价,也多源于近期市场供应的不稳定。


我国的化工原料生产虽有局部产能过剩,但仍有TDI、PX(对二甲苯)等重要化工原料处于产能不足的状况。


运输价格上涨

交通运输部、公安部《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》将自9月21日起施行。新规堪称史上最严治超措施。依照规定,实施之日起,国内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标准吨位全线降低,如载重量最大的6轴汽车列车超载标准由此前的55吨降至49吨,4轴货运单车超载标准由40吨降至31吨,降幅高达9吨。


原材料生产地和作为用户的制造业企业毕竟存在地理上的距离,运输价格上涨等于提高了原材料的实际使用成本,承受这种成本压力的还是制造业企业。


人民币贬值

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制造业产品出口,而对原材料进口来说恰恰不是好消息。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由2016年初的6.3左右,变成了现在的6.9左右。也就是说,不到一年的工夫,人民币已经贬值10%以上。



钨国界

会员登录

shuriyouwu

免费注册